梅州凤鸣 世界风眠!市林风眠研究会举办“纪念林风眠诞辰123周年”捐赠活动暨座谈会
掌上梅州讯12日上午,梅州“梅州凤鸣 世界风眠——纪念林风眠诞辰 123周年”捐赠活动暨座谈会在林风眠纪念馆举行。凤鸣风眠风眠风眠
此次活动由市林风眠研究会发起,世界市林AG超玩会入口并邀请了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古清华,研究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委员、举活动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办纪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监事长、念林梅州市客侨博物馆馆长魏金华,诞辰市林风眠研究会会长张品华,周年梅江区文广局副局长丘春辉,捐赠暨座AG超玩会入口林风眠宗亲代表、梅州林风眠先生亲侄女林素玲等参加。凤鸣风眠风眠风眠地方文史学者、世界市林林风眠研究专家、研究主任记者李锦让主持活动。举活动
与会人员一同参观林风眠纪念馆,了解林风眠先生的事迹。
与会人员一同拜谒林风眠故居敦裕居、参观林风眠纪念馆,了解林风眠先生的事迹,感受浓厚艺术气息的熏陶。随后举行捐赠仪式,市林风眠研究会和市林风眠纪念馆交接了捐赠牌。市林风眠研究会为梅江区文广旅体局、市林风眠纪念馆、林风眠宗亲代表捐赠了三副功绩牌匾、林风眠故居文创瓷板画。其中,“阁公岭表调和中西弦不辍,风眠故里遨游四海凤归来”11 字联牌匾的上联巧妙地镶嵌了“风眠故里”“阁公岭村”字样,同时也高度概括了林风眠调和中西的艺术奉献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要把调和中西的艺术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下联则取意林风眠早期在家乡的学名“凤鸣”,就是一只鸣叫的凤凰,但他的一生是漂泊不定的,飘洋过海去外国留学,回国后又辗转北京、杭州、重庆、上海、香港等地,就像一只遨游四海的凤凰,一生都在为艺术探索而历经坎坷,即使到生命的弥留之际,也还是呼唤着“我要回家”;“笔下浮萍苇叶留栖迹,云端飞雁翮鹭忆斯人”9字联牌匾的上联用林风眠笔下常出现的“浮萍”“苇叶”,象征着林风眠先生为艺术探索的漂泊坎坷人生,下联也是借他笔下常出现的“飞雁”“翮鹭”这两种物象,象征着家乡人民对他的永远思念;“孤鸿”主题牌匾落款是“致敬林风眠先生”,表达了缅怀林风眠先生一生为艺术战历尽千难万劫,像一只孤独南飞的大雁,虽然历尽千帆,但归来仍是少年;瓷板画以林风眠的故居敦裕居为背景,同时题上了林风眠先生《自嘲诗》里最出名的一句诗:“山村溪水应如旧,片片浮云处处诗”,深刻地表达了先生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市林风眠研究会和市林风眠纪念馆交接捐赠牌。
林风眠研究专家学者捐赠林风眠故居文创瓷板画。
林风眠研究专家学者捐赠林风眠故居文创瓷板画。
林风眠研究专家学者捐赠“美丽梅州”书香小夜灯文创产品以及图书资料。
李锦让为梅江区文广旅体局、市林风眠纪念馆捐赠了“美丽梅州”书香小夜灯文创产品以及《遇见梅州 遇见美好》梅州外宣画册、《风眠故里 画里西阳》画册、《林风眠画传》等图书资料一批。紧接着,领导嘉宾共同为林风眠先生功绩牌匾揭幕。
“阁公岭表调和中西弦不辍,风眠故里遨游四海凤归来”11 字联牌匾。
“笔下浮萍苇叶留栖迹,云端飞雁翮鹭忆斯人”9字联牌匾。
“孤鸿”主题牌匾。
仪式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大家围绕纪念林风眠先生主题进行发言,为林风眠艺术研究与艺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梅江区西阳镇白宫阁公岭村的一个石匠家庭,自幼喜爱绘画的他,很早就走上了一条探索中西方艺术融合的路子,是一代美术宗师和融合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殿堂级人物。此次捐赠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先生的艺术功绩和伟大精神,擦亮“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品牌,为梅州“文化强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梅州日报记者:张莹娜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 ·品味米香酒 “醉”在这座城——梅州米香酒横蛮周行动系列报道之醉在梅州
- ·雅安农信杯“蜀信e﹒百城齐跑”活动开启全民乐跑
- ·这是雅安少有人关注的地方,却美成了天堂!
- ·倡导依法合理维权 共建诚信安全消费环境
- ·去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 金额超2万亿元
- ·国道318线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飞仙关隧道贯通
- ·增强竞争实力 积极融入跨境电商外贸新模式
- ·老峨山下有古迹 天目寺中多传奇
- ·政工主干会集“蓄能充电”!梅州军分区机关纪委(支部)布告暨政工营业培训
- ·我市开启冬季寒冷模式
- ·中医专家支招秋季防病
- ·“干细胞科普知识讲座”走进我市小学校园
- ·巡堤、测流、侦探、照明…2024梅州“融湾杯”行业无人机运用本领大赛无人机功能比测举行
- ·秋老虎“干精火旺” 要小心“情绪中暑”
- ·我市疾控部门携手高校开展“防艾”主题演讲比赛
- ·2016年四川省中老年合唱比赛 市文化馆合唱队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