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红山文化考古新成果发布
今天(22日)上午,次性出土成果在中华文明的百余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最新考古成果首次向社会公布。器红AG超玩会
△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
这是山文刚刚完整揭露的一座红山文化积石冢,也是化考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
首次发现了“南方北圆、古新南坛北冢”的发布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并一次性出土了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次性出土成果几乎覆盖了红山文化玉器的百余所有类型。
M15出土的器红玉龙,是山文AG超玩会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
同时还发现了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化考器物,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古新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发布线索。
△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冠饰
△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玉龙
据介绍,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其玉器传统、礼制建筑闻名中外。它是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在内的多种文化相融合、碰撞,不断演进发展而形成的,从目前发现和出土的半地穴式房屋,各种玉器、陶器来看,都表现出与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
专家介绍,在如满天星斗般的中华文明中,红山文化是其中璀璨的一颗,其反映的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奠定的龙图腾、玉为尊的文化传统,形成的天人合一、尊祖崇宇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思政第一课”在黄埔军校开讲
- ·广东淡水鱼苗最强县再发力!阳西打造500亿陆地财富集群
- ·返程客流高峰到!广佛地铁运营时间有调整
- ·能见度不足1公里!琼州海峡、雷州半岛沿岸海域等将有大雾
- ·快递旺季到了!梅州睁开邮政快递业清静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 ·韶关市2024年GDP1647.56亿元 工业生产回升、出口增长较快
- ·阳光回归,广东未来三天渐回暖
- ·最新!佛山2025年行通济路线出炉,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 ·梅州规模内第一高塔!500千伏粤电大埔电厂二期零星接入工程实现所有杆塔架设
- ·春节期间深圳市内交通累计运送乘客超4000万人次
- ·百色田阳:招工找工双向奔赴,粤桂相助多措赈济力节后失业
- ·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今日开启,返乡高峰为1月23日至27日
- ·南沙年味的“新表达”:大湾区灯会为市民游客送上蛇年新春祝福
- ·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
- ·2025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